解读:1-10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生产保持逐月向好发展态势 | |
1-10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紧扣加快建设工业强市发展目标,以智能制造为引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延续逐月向好发展态势,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2.0%,连续三个月保持两位数以上的较好增长水平,分别领先全国、全省平均水平10.2、 8.3个百分点。 一、全部行业稳步提振。1-10月,全市41个大类行业中,23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同比增长,增长面为56.1%,合计总量占全部比重为70.3%,行业增长面与实现增加值占比分别较前三季度提高2.4、0.6个百分点,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二、重点行业持续向好。18个占比超过1%的大类行业,合计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3.1%,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较前三季度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12个行业实现增长,7个行业增速快于10%,6个行业好于全市平均水平,高质量发展成果日趋显著。 三、优势领域基础稳固。1-10月,全市六大重点行业合计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21.2%,今年以来逐月走高,且连续两月保持20%以上的较好增长水平。行业发展继续保持“四升二降”,其中,汽车制造业继续强势引领,同比增长87.6%,连续两月保持80%以上的高速增长;计算机通信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双轮驱动,分别增长27.1%、21.5%;黑色金属延压加工业增长8.1%,较前三季度提高0.7个百分点;石油煤炭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降幅较前三季度收窄0.1、1.2个百分点。 四、装备制造强力支撑。1-10月,全市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30.0%,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8.0个百分点,合计总量占全部比重为43.6%,拉动全市增长11.1个百分点。九个大类行业同比“八升一降”,其中,4个行业增速超过10%,3个行业好于全市平均水平,唯一下降的通用设备制造业降幅也较前三季度收窄1.6个百分点。 五、高端领域强势引领。1-10月,全市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21.8%,高于全市平均水平9.8个百分点,占全部比重为18.7%,拉动全市增长3.7个百分点;重点中类行业中,生物药品制品制造、兽用药品制造分别增长29.8%、27.4%,计算机整机制造、通讯设备制造分别增长31.4%、25.2%。 六、工业产品生产稳定。1-10月,全市52.8%的工业产品产量实现同比增长,其中,载货汽车产量同比实现翻番,增长106.5%;大型型钢、厚钢板、冷轧薄板产量攀升,分别增长10.6%、16.3%、19.2%;化学药品原药、中成药、兽用药备货秋冬旺季,分别增长23.5%、62.9%、55.9%;熟肉制品、速冻食品供给稳定,分别增长20.4%、26.0%、16.3%;高端产品服务器、工业机器人、高温合金分别增长38.7%、46.8%、8.2%。 今年以来,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经历了一季度新冠肺炎疫情的短期冲击,以及全球形势复杂多变的长期影响,在重点企业的强势带动和重点领域的强力支撑下,延续了逐月向好发展态势。但仍应看到,我市工业经济发展长期存在过度依赖集团拉动、企业两极分化、县区间不平衡矛盾突出等问题,今年以来表现尤为突出,且未有明显改善,这对加快建设工业强市、打造“五个济南”造成一定现实阻力。为实现全年经济健康平稳运行,巩固高质量发展成果,需立足于“黄河流域中心城市”最新定位,把握“加快打造工业强市”目标要求,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产业迭代,以区域性发展红利延伸发展链条,以智能制造带动传统制造业生产组织方式、产业形态和产品应用场景的深刻变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