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1-10月份全市消费品市场保持稳步复苏 | |
今年以来,全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举措持续发力,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稳步复苏的势头。1-10月份,全市限额以上单位实现零售额1438.9亿元,同比增长18.6%,两年平均增长6.3%。 网上零售保持较高增速。随着居民消费习惯不断向线上拓展,网上消费需求不断释放。1-10月份,全市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199.3亿元,同比增长64.5%,拉动全市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长6.3个百分点,占全市限额以上零售额的比重为13.8%,较去年同期占比提高了5.2个百分点。其中,10月当月同比增长52.9%,明显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部分升级类商品较快增长。随着居民对品质化、个性化消费的不断追求,居民消费升级态势明显。1-10月份,全市限额以上单位金银珠宝类和通讯器材类商品分别同比分别增长72.9%和27.4%,两年平均分别增长17.4%和11.3%;可穿戴智能设备、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智能手机同比分别增长28.8%、23.9%和42.7%,两年平均分别增长16.7%、55.1%和25.2%。 大宗消费支撑作用明显。1-10月份,全市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商品实现零售额472.2亿元,同比增长19.5%,占全市限额以上零售额的比重为32.8%,拉动增长6.3个百分点,贡献率达33.9%;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实现零售额103.9亿元,同比增长70.1%,占全市限额以上零售额的比重为7.2%,拉动增长3.5个百分点。 月度新增入库单位拉动有力。月度新增入库单位作为全市消费品市场的生力军,对全市限额以上零售额的拉动作用较为明显。截止10月份,全市月度新增限额以上批零住餐单位240家,合计实现零售额80.3亿元,占全市限额以上零售额的比重为5.6%,拉动全市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长6.4个百分点,贡献率达34.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