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统计工作要点 | |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我市贯彻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的第一年,也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的起步之年。今年统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市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精神,围绕“七个新跨越”“十个新突破”目标蓝图,严格按照国家、省统计局关于统计工作各项部署,以统计方法、统计手段、统计机制“三项改革”为切入点,着力推进统计现代化全方位改革,重点实施统计法治建设、统计服务、“上规入库”、基层基础建设“四大提升工程”,扎实做好思想政治建设、党风廉政建设、作风能力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四项保障”,推动统计事业再上新台阶,为我市“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建设,干出统计新样子、展现统计新作为、做出统计新贡献。 一、着力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 (一)改进统计方法,积极落实相关专业领域改革 按照国家、省统计局改革部署,加快推进重点领域统计改革,提升统计调查科学性和统计数据有效性。继续推进GDP 统一核算改革,完善区县级核算方案,规范工作机制,做好季度GDP 核算及派生产业核算工作。加强专业领域统计,开展好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能源环境、生产性服务业、知识产权产品投资统计等专业领域统计,创新性开展更多贴近民生的在线调查。 (二)创新统计手段,提升统计工作信息化水平 探索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政府统计,尤其是在新经济、新业态统计中的运用。推进统计数字化转型,积极同国家、省统计局和部门对接,打通“纵向”和“横向”双通道,建立起整体协同、治理有效、服务高效的数字化服务工作机制,推动统计工作数字化、智慧化。 (三)优化统计职能,围绕中心工作健全监测机制 进一步增强统计监测预警能力,完善经济运行监测预警机制,扎实做好GDP统一核算骨干指标动态监测,新旧动能转换监测,做好周期性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动态监测产业发展。围绕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战略,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决策部署,密切关注相关城市主要经济指标,为全市经济健康平稳发展贡献统计智慧和力量。 二、全面推进“四大提升工程” (一)加强统计法治建设,实现统计生态全面优化提升 强化法治思维,深入推进依法统计、依法治统,组织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坚决维护统计工作严肃性、科学性、权威性。做好统计法培训及宣传工作,持续推进统计法进党校、进课堂。全力做好统计督察后半篇文章,逐条逐项抓好反馈意见整改落实,确保整改落实到位,坚决防止问题反弹。加强执法监督,运用好“双随机”执法检查,加大对统计违纪违法案件的执法检查力度。严格落实防惩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责任体系,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织密制度笼子,一体推进不敢假、不能假、不想假的统计生态,全面提升依法统计、依法治统水平。 (二)紧跟需求创新分析研究,实现服务高质量发展能力全面优化提升 一是强化统计参谋职能,提高统计分析前瞻性。聚焦“十四五”规划发展目标路径,围绕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强省会”战略,“五个济南”、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等战略,深入开展沿黄城市、县域经济、“双循环”、省会经济圈等重点课题研究,形成高质量统计分析和课题成果。 二是强化新闻宣传和数据公开。加大新闻宣传工作力度,围绕“十三五发展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党100周年”等重点主题,积极做好宣传解读和舆论引导。推进统计信息公开,完善数据公开制度,优化统计门户网站建设,做好与政府网站、省局网站衔接工作。 三是高质量完成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后续工作任务,及时发布《济南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做好资料开发和普查成果转化。同时做好营商环境评价—包容普惠创新一级指标的牵头工作任务。 (三)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实现基层统计工作水平全面优化提升 一是扎实开展“三大行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进一步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部署要求,积极开展“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实施领导干部带头包挂、专业对口支援、基层人才培育“三大行动”,进一步加强基层建设、夯实基础工作,全面提升基层统计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推广实施基层统计网格化管理,着力解决基层统计体制不顺、力量薄弱等问题,提高数据上报质量。 二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基层统计力量,实施好基层统计人才培育工程,调动基层统计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探索通过公开招考统计专管员、服务外包等方式,充实基层统计队伍。加强基层统计人员培训力度,实施由各专业直达一线的对口支援和业务指导,细化关爱帮扶举措。全面加强部门统计工作。 三是建立健全沟通协作机制。加强与部门间沟通对接,深化交流合作,与部门共同研究,探索进一步健全部门统计规范性和依法治统责任体系,提升部门统计综合能力和统计人员业务水平。建立健全重点任务协作机制、数据质量控制机制、信息交流共享机制三大工作机制,加强在重大普查、“上规入库”、网格化管理、数据共享互认等方面更加深入的合作,实现部门统计工作全面提升。 (四)强力推进“上规入库”,实现服务企业力度和精准度全面优化提升 利用政府统筹协调、统计部门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共抓落实的有效机制,下大力抓好“上规入库”工作。充分发挥储备资源库作用,定期梳理达规达限单位,培育优势,挖掘潜力。积极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密切关注企业成长,全心全意为企业做好服务,支持企业发展壮大,做好达规达限企业培育。力争今年再实现净增规模以上单位1000 家以上,切实提升GDP 与调查单位的匹配度,进一步夯实统计数据基础。 三、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发挥制度优势提升治理效能 (一)扎实抓好政治思想建设,夯实基础堡垒 坚持以创建“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为抓手,突出党建引领,下大气力擦亮“数海领航”党建品牌,扎实推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不断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持续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继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把扎实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增强“两个维护”的自觉性、坚定性。 (二)扎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持续正风肃纪 持续推进正风肃纪,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中央纪委十九届五次全会和市纪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高度警惕各类问题交织的新特征,坚决扛牢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真落实“越来越严、一严到底”要求,认真抓好“一岗双责”落实,确保压力责任层层传导、层层压实。持续改进工作作风,着力从创新机制方法入手,控制发文数量,压缩会议时长,切实减轻基层负担。 (三)扎实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凝聚团结奋斗力量 认真落实《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加强意识形态领域情况日常监控,及时处理意识形态领域问题,确保党员干部思想不滑坡、行动不掉队。利用多种宣传阵地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弘扬正能量。强化涉统信息的监管,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关心关怀党员干部,促进全局干部职工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 (四)扎实抓好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创建质量和水平 坚持把文明单位创建作为全局一项重要任务,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扎实开展“我们的节日”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增强文明创建工作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深化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行风创建。扎实开展“争做强省会建设先锋队”主题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强化使命意识、积极担当作为。 (五)扎实抓好干部队伍建设,锻造一流统计队伍 不断加强干部管理,切实加大人员管理各项制度规定的执行力度,拓宽干部培养锻炼渠道,将乡村振兴、驻村帮扶等作为锻炼干部的主战场,在实践中磨砺、培养、选拔优秀干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中心工作、急难险重一线和重大关键时刻勇立潮头。进一步树牢“实在实干实绩”选人用人导向,鼓励担当作为,激励干事创业,努力让实干者实惠,弘扬积极向上的正气,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