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最新推荐
市中区:乘势而上开新局 砥砺奋进谱新篇 ——新中国成立75周年市中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来源:济南市统计局   作者:张帆   点击数:   日期:2024-09-20   字号:【


 市中区历史悠久,1951年,济南市行政区进行调整,划分6个区,辖区为第五区。1954年,改称第四区。1955年9月,济南市设5个行政区,辖区因地处济南市中心始称市中区。1959年撤销市中区,1960年又恢复市中区建制。1966年改为红旗区,1973年又复称市中区。辖区东邻历下区,西靠长清区、槐荫区,南接历城区,北倚天桥区,东、南、西三面环山,地理位置优越。境内山岭属泰山山地北支余脉,在南部形成屏障,其山脉为东西走向。市中区先后获评“中国城区高质量发展百强区”、“中国创新百强区”、“山东省高质量发展进步区”、“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综合性区域试点”。新中国成立75周年以来,市中区作为省会城市的主城区,伴随着共和国的诞生而诞生、伴随着共和国的发展而发展,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多显著的成绩、发生了很多可喜的变化。

一、综合实力跨步跃升

(一)经济总量不断扩大。1978年生产总值还只有0.4亿元,到了2003年,市中区经济总量为31.7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8亿元,2019年经济总量突破千亿大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百亿大关,2023年经济总量达到1350.4亿元,20年间经济总量增长了42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了34倍。2023年,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市25.5%、居全市第二,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22.5%、居全市第二,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占全市59.6%、居全市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市11.3%、居全市第三,奠定和巩固了市中区作为省会政务服务中心、金融中心、数字中心、文化中心、商贸消费中心的主要承载区,以及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示范区的功能定位。

    (二)产业结构逐步优化。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第三产业对社会经济的贡献推动越来越大。1991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是8.2:36.9:54.9,2023年为0.1:26:73.8,较1991年,第三产业占比提高了18.9个百分点,呈现出第三产业占绝对主导地位的发展态势。

 

  二、产业规模快速扩大

(一)工业发展逐步壮大。1991年工业增加值仅为0.6亿元,2017年达到90.6亿元,2018年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10.6亿元,2023年工业增加值实现249.7亿元,比1991年增长了415倍。1991年工业总产值仅为1.6亿元,2023年全区规上工业企业83家,工业总产值实现423.8亿元。

(二)消费活力持续激发。199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为5.6亿元,2003年达到587.6亿元,比1991年增长了104倍。2023年领秀公馆美丽汇投入运营,绿地新都会等4个万平以上商贸综合体加快建设,融汇老商埠、欧亚大观园分别入选省、市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三、聚力深化改革开放,激发引领发展“驱动力”

累计获批15个国家级试点、试验,连续5年实施“微改革微创新”项目149项。今年新落地山东国科数控、上海仙途智能华北总部等项目246个。大力支持国家科技领军人才、海外人才离岸“双创”基地以及山东国际出海产业园、山东一达通等平台建设,五年来进出口总额增长362%,实际使用外资增长3倍。加快建成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区,青年人才数量平均增速达到30%以上,现有重点外资企业162家,集聚海内外院士20名、国家级领军人才29名、省市区级重点人才500余名。

四、增进民生福祉,绘就幸福市中“新画卷

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保持在90%左右,2023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1474元,高居全市第二位。

(一)完善养老服务。建设养老机构16家、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8处,以及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长者助餐站点200余处。五星级养老机构约占全市一半,入住养老机构老年人人数占全市的20%,领秀城社区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市中区获评国家级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全国养老服务标准化示范点,入选2024年度山东省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提升行动项目地区。

(二)推进教育发展。今年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8所,投资2.65亿元为全区84所中小学打造省市领先的智慧教育工程,全市学考平均分、高分率、提档率稳居全市前列,学考推荐生、艺体生、创新生、特色生录取人数屡创新高,泉欣小学、育秀中学等12所学校入选济南市第一批科学教育引领校,市中区获评山东省全环境育人试验区、山东省科学保教引领区、济南市中小学科学教育引领区。

 

市中区已经在经济社会领域各个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未来市中区将奋楫扬帆再出发,感恩奋进谱新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市中区将始终牢记嘱托,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努力建设生态美、产业优、文化兴、百姓富的幸福美好新市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